2020年中國第三方電子發票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時間:2020-09-09 10:40:00 閱讀:3572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電子發票是信息時代的產物,為進一步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健全稅務監管體系,改善稅收營商環境,積極推進第三方電子發票平臺的發展,在國家政策的促進下,我國電子發票第三方平臺獲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基于從傳統發票的轉變,目前第三方電子發票領域已經形成了以航信、百望為代表的,相對穩定的競爭格局。
1、政策環境利好推動第三方電子發票發展
2015年5月《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允許滿足條件的會計資料僅以電子形式歸檔保存,電子發票可以入賬存儲,電子發票在會計制度上獲得認可。隨后財政部《關于穩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試點方案》、國家稅務總局《企業自建和第三方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建設標準規范》等政策相繼出臺,從政策層面為電子發票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2、資本布局加速競爭格局初步顯現
從第三方電子平臺的融資情況看,2019年,百望云、上海云、國票信息和高燈科技均在2019年獲得了融資,其投資方包含深創投、高瓴資本等投資公司繼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資本的布局加速了第三方電子發票平臺的發展。
目前,我國第三方電子發票平臺行業主要參與者分為三類:
一是以航信、百望等傳統稅控盤公司,切入電子發票領域;二是新興的第三方電子發票平臺,主要代表有國票信息、上海云礪、高燈科技、東港股份等;三是以用友、金蝶等為代表的ERP、財稅系統提供商,其依托其在ERP或財稅系統領域的客戶資源,逐步延伸到B端電子發票市場。
從第三方電子發票平臺的競爭格局看,形成了以航信、百望為代表的第一梯隊、以上海云礪、國票信息、大象慧云、高燈科技為代表的第二梯隊及新進入者的競爭格局。
3、電子發票成為發票電子化的主要趨勢
從產業鏈角度分析,我國未來電子發票行業產值大約為1000億元,前景廣闊。
前端硬件端,即可開具電子發票的稅控設備,預計一臺設備升級成本200元~300元/臺,根據工商總局的統計數據,目前中國大陸市場主體已經超過1億戶,假設電子發票滲透率達到50%,該部分產值約100億至150億;
對于開票端,參考臺灣地區的開票端成本約為0.15元人民幣/張,根據預測預計到2020年中國大陸電子發票數量可達到246億張,則中國大陸電子發票開票端年產值約75億元;
對于第三方增值服務端,按照臺灣地區電子發票增值服務占電子發票全產業鏈產值的80%測算,中國大陸電子發票增值服務端的年產值預計在800億左右。故總體來看,預計未來幾年,我國電子發票產值空間可以達到千億級別。
未來,隨著電子發票接受度及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發票金融產品,大數據產品及報銷工具產品將反推第三方電子發票的快速發展。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