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市場調研:我國機器人產業面臨的挑戰
時間:2020-01-14 10:36:00 閱讀:3515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機器人熱潮催生了一些冷思考:機器人是不是過熱了?我國機器人產業面臨哪些挑戰,該如何突破?帶著這些問題,《經濟日報》市場調查研究員近日專訪了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先進制造處研究員劉進長。
問:有人認為當前機器人發展過熱,對此您怎么看?
再從基礎條件角度談,我國從1986年開始大力支持機器人研發,培養了大批機器人領域人才,也掌握了機器人的相關基礎技術。同時,在產業領域也涌現出了沈陽新松、安徽埃夫特、廣州數控、南京埃斯頓等一批明星機器人企業,合力完善了產業發展的基礎。綜合以上各層面,可以說,現在談機器人過熱為時尚早。
問:您認為我國機器人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劉進長:我國機器人產業正步入黃金發展期,但同時也面臨很多挑戰。雖然近些年國產機器人市場份額不斷增加,但總體份額仍然較小。在基礎件方面,作為工業機器人三大基礎件的減速器、電機和控制器都需要進口,導致國產機器人成本壓力很大,難有競爭力。
在技術方面,雖然我們“十二五”之初就啟動了仿生機器人研究計劃,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但在可靠性和智能控制方面與國外企業比仍有差距。同時,我們在仿人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方面也落后于國外先進技術。所以說,我國機器人產業不僅要“熱”,更要“實”,應敢于直面挑戰和瓶頸,而不是簡單地模仿。
問:我國該怎樣系統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
劉進長: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需要依靠三個方面。首先,依靠政府。要緊扣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脈搏,不斷探索完善相關政策。這個過程中,政府應該進一步強化對機器人領域的人才支撐,吸引更多人才“體面地”創新創業,不斷提升創新能效,強化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基礎。
其次,依靠金融。當前我國雖然有很多產業基金,但真正投在機器人領域的仍然較少,大部分還持觀望態度。因此要鼓勵和引導產業基金進入機器人領域,把資本的力量用足、用到位。
此外,還要依靠市場。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必須瞄準市場需求。如果機器人制造出來了沒有人用,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需求,機器人產業將難以快速發展。
問:現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涌動,很多人開展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創新。創業者應該著力于哪些方面?
劉進長:當前至少有四大技術領域應該重點關注——
一是與人共融的人機協同技術。人機協同是機器人發展的重要趨勢。機器人和人要共同工作,就需要安全技術保證機器人不傷害人,同時還需要一系列智能技術,讓其領會人的意圖,與人和諧共存。
二是面向大數據的云機器人技術。通過發展云機器人技術,增強機器人的適應能力,使機器人通過數據挖掘自學習、自成長來不斷完善自身功能。
三是可重構和自適應技術。可重構技術就是說,我們生產一種手機的生產線,可以在短時間內重構成生產另一種手機的生產線,甚至生產其他電器。
四是感知技術和環境理解技術。當機器人進入非結構化的陌生環境后,能夠很快將其變為結構化環境,這對機器人服務人類至關重要。
問:更多企業進入機器人領域,將會帶來更激烈的競爭。企業該如何應對?
劉進長:企業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的方向。領軍企業應該瞄準未來,目標更長遠,敢于啃硬骨頭、瞄準前沿難題前進,有爭做世界一流的心氣。小企業應該更務實,聚焦當下,深耕于細分領域,做優做強,通過專注贏得競爭力。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