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發展分析
時間:2023-11-10 10:37:00 閱讀:2010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是指利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技術對信息進行生產、收集、處理、加工、存儲、運輸、檢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務的業務活動,是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具有技術更新快、產品附加值高、應用領域廣、滲透能力強、資源消耗低、人力資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點,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行業范圍大、產業鏈分布范圍廣,包括硬件設備銷售、通訊服務運營、平臺廠商、軟件銷售、系統集成、技術開發、運維服務等領域,各領域企業的核心競爭領域均有不同,行業應用具有較強的行業特征,行業參與企業眾多,在相互競爭的同時又有著廣泛的合作,總體呈現競爭格局較為分散的態勢。
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呈現以下特點:規模效益快速增長;創新體系更加完善,操作系統、數據庫、辦公軟件等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部分新興平臺軟件、應用軟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骨干企業實力提升,百強企業收入占全行業比重超過25%,收入超千億的企業達10家,2家企業躋身全球企業市值前十強。
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全國268家軟件園區貢獻超70%以上的軟件業務收入,13家中國軟件名城收入占比超77%;融合應用日益深化,軟件加快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軟件信息服務消費在信息消費中占比超過50%,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軟件創新應用有力支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發展分析
1. 總體運行情況
2022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3.5萬家,累計完成軟件業務收入108126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6.5個百分點。
盈利能力保持穩定。2022年,軟件業利潤總額12648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9個百分點,主營業務利潤率回落0.1個百分點至9.1%。
軟件業務出口保持增長。2022年,軟件業務出口524.1億美元,同比增長3.0%,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5.8個百分點。其中,軟件外包服務出口同比增長9.2%。
2. 分領域情況
軟件產品收入平穩增長。2022年,軟件產品收入26583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占全行業收入比重為24.6%。其中,工業軟件產品實現收入2407億元,同比增長14.3%,高出全行業整體水平3.1個百分點。
信息技術服務收入較快增長。2022年,信息技術服務收入70128億元,同比增長11.7%,高出全行業整體水平0.5個百分點,占全行業收入比重為64.9%。其中,云服務、大數據服務共實現收入10427億元,同比增長8.7%,占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的14.9%,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集成電路設計收入2797億元,同比增長12.0%;電子商務平臺技術服務收入11044億元,同比增長18.5%。
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收入穩步增長。2022年,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收入2038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6個百分點。
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兩位數增長。2022年,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9376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7.7個百分點。
3. 分地區情況
東部地區保持較快增長,中、西部地區增勢突出。2022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完成軟件業務收入88663億元、5390億元、11574億元和249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6%、16.9%、14.3%和8.7%。其中,中部、西部地區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7、3.1個百分點。四個地區軟件業務收入在全國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82.0%、5.0%、10.7%和2.3%。
主要軟件大省收入占比小幅提高,部分中、西部省市增速明顯。2022年,軟件業務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共完成收入74537億元,占全國軟件業比重的68.9%,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軟件業務收入增速高于全國整體水平的省市有12個,其中增速高于20%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包括貴州、廣西、湖北等。
中心城市軟件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利潤總額增速小幅回落。2022年,全國15個副省級中心城市實現軟件業務收入53419億元,同比增長10.0%,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6.3個百分點,占全國軟件業的比重為49.4%;實現利潤總額6924億元,同比增長2.4%,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其中,武漢、寧波、濟南、青島和沈陽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速超過全行業整體水平。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深入,國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迎來更大發展機遇,步入加速創新、快速迭代、群體突破的爆發期,加快向網絡化、平臺化、服務化、智能化、生態化演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進入了快速發展和融合創新階段。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