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化人口現狀分析 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
時間:2019-11-13 10:35:00 閱讀:4249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預測
據統計,2015年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6.15%。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2025年,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考慮到70年代末,計劃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預計到2040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達到頂峰,之后,老齡化進程進入減速期。
2007-202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數量及比重
據預測,2016年中國人口數量將達136976萬人,2020年中國人口數量將為137702萬人,2036年中國人口數量為139349萬人。此預測沒有考慮男女比例導致的出生率的變化,從而引起的老齡化的增加對人口增長起制約作用等。
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來看,中國的高齡老人數量從2010年至2050年持續增長。由于高齡高齡老人群體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國失能老人規模或從現階段的625萬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萬人,35年里增幅高達200%。
中國失能老年人口統計分析
從衡量老齡化社會負擔指標——老年撫養比來看,從2000年至今,老年撫養比加快增長,至2020年將上升至16.9%。而加入少年兒童撫養比的總撫養比指標到2030年將超過50%。數字說明勞動力的比例的迅速下降將嚴重加重未來社會負擔,而為了“孝敬”工作了一輩子的“老人”,高效、有效、專業的養老系統/產業是解決老齡化社會帶來沉重養老負擔的唯一途徑。
中國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1、人口老齡化,意味著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而且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和程度。增加的這部分老年人口,由于機體抵抗力的減弱和城市污染的增加,就會滋生疾病,從而增加城市的醫療消費。而老年人生病一般不敢輕易地自己購藥治療,而會主動求醫治療。由于在當期的醫療體制下,財政對醫院的轉移支付機制尚不完善,醫患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醫護人員往往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給病人開中高端的藥物,以提升自身的收入。
這就使得城市的醫療消費往往傾向于中高水平的醫療消費。老齡人口所得的病,很大一部分是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性質決定了治療的長期性。而部分慢性疾病的治療,需要購置昂貴的藥物或醫療器械。因此,部分老人的當期收入可能未必足以購置,從而激發了預防性儲蓄的動機,誘致當期老年人口跨期進行醫療消費。
2、會減少勞動力供給,降低勞動生產率。有效勞動力供給是確保經濟發民的基本保障,人口紅利是我國保持長期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口老齡化尤其是勞動人口的老齡化則會導致適齡勞動力比重下降,使我國喪失勞動力資源的優勢。是會制約經濟產業結構調整。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逐漸深入,社會勞動年齡人口對老年人的撫養比將越來越大,再加上對幼年子女的撫養,必將加重勞動年齡人口的經濟負擔。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內地勞動年齡人口總撫養比2010 年為34.2%,而2014 年則達到38.1%。
3、影響現代農業發展。當前,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進程快于城市老齡化,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正大量外流,這就使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素質整體下滑,不利于現代先進農業機械、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障礙現代農業發展。同時,農業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發展緩慢也必將全面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進程。
人口老齡化必然帶來勞動力的減少,相應的就會減少納稅人的比例,而政府為了增加稅收收入,只能提高稅收,從而增加企業的負擔。同時,政府為了確保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將大幅增加用于醫療、衛生、養老等社會服務的財政支出,從而減少在經濟建設方面的投入。
4、會減少社會儲蓄。社會儲蓄是經濟建設投資的基本保障,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及老年人收入的減少,其更傾向于消費,從而導致社會儲蓄的減少,并引起社會投資的減少,而影響經濟發展。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