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造中的“工人力量”
時間:2020-10-25 20:48:20 閱讀:3102 整理:武漢市場調查公司
一名職工潛心鉆研技術,歷時8年破解世界性難題,從生產一線登上了國家發明專利金獎領獎臺;
一位勞模從“一人創新”到成立創新工作室,帶領“全員創新”,為企業節約裝備費用2億多元;
一名技術工,30年間完成革新成果70多項,編寫的技能實訓指導手冊成為全國專用教材;
這些成果,均來自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
為職工搭建創新平臺,讓更多創新成果從生產一線走向社會。2013年開始,省總工會在全省范圍內創建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
截至目前,全省2838個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積極投身技術創新、崗位練兵。
一個個職工創新平臺的搭建,成為萬眾創新的聚集地和激情迸發的源頭。
從“亮一點”到“亮一片”
從“靠力氣吃飯”到高級電工,來自河北的農民工侯金秀,成為中鐵大橋局一公司的正式職工。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侯金秀從未想過,自己能擁有19項革新成果和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勞模工作室。
“技能培訓,把我這塊石頭點成‘金’。”侯金秀感慨地說。
近3年來,全省各級創新工作室開展各類培訓交流活動近3萬場次,培訓職工41.4萬余人次。
2015年以來,省總工會每年命名100個省級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并給每個省級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5萬至10萬元的資金支持。
點一盞燈,亮一大片。創新工作室以勞模、技能大師領銜,逐步實現由勞模“一人做貢獻”到“一個團隊”技術技能提升。
武昌南機務段,在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景濤的引領下,120多名成員創造了38項創新成果;
江漢油田,以高級技師吳繼農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27人團隊累計為企業創效2000多萬元;
宜昌微特技術有限公司,高鈺敏勞模創新工作室全面推行“師徒制”,成員從最初16人發展到近50人;
我省各級創新工作室自創建以來,通過定期開展“名師帶徒”“崗位練兵”“技能比武”“勞模或工匠講堂”“職工課堂”等特色培訓活動,打造了一批業務精、能力強的團隊,為企業快速發展培養了各類人才。
“搭建職工創新平臺,讓更多產業工人在勞模精神的引領示范下迅速成長,讓職工、勞模從‘亮一點’變成‘亮一片’。”省總工會職工技協辦負責人表示。
小小工作室釋放創新大能量
全省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中,以科技研發人員為主的技術攻關型創新工作室占38.9%,以技能人才為主的技能傳授型創新工作室占49.8%。
從國企到非公企業、從車間到班組,職工創新工作室點燃職工干事創業激情,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
中國解放軍第5713廠技術專家孫紅梅領銜人的創新工作室,攻克50多項技術難題,累計為企業節約裝備修理費2億多元;
中國電信湖北運輸局,以勞模鄭成林命名的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造出“探照燈”智能波束覆蓋法,大大增強了5G覆蓋能力,平均測試網速從4G的35Mbps提升到510Mbps;
一個個“金點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啟動新引擎。
在湖北愛仕達電器有限公司,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朱傳慧,提出將公司彩盒外箱的粘合減少2毫米。就是這2毫米,一年能為公司節省超過60萬元。
“這些創新成果,不僅使企業受益,也讓工人得到榮譽、受到尊重。”朱傳慧說。
近3年來,我省各級創新工作室累計完成各類創新攻關項目6.3萬余項,申請發明或實用新型發明專利達2.1萬項,提出合理化建議、先進操作法近5萬項。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