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工智能“群雁”振翅高飛
時間:2023-05-05 09:56:22 閱讀:1444 整理:武漢市場調查公司
武漢楚精靈研發的“內鏡精靈”已在全國500余家醫療機構臨床使用。
北斗導航企業一季度訂單超過自身產能 武漢人工智能“群雁”振翅高飛
□ 長江日報記者譚芳 實習生王夢媛 李雨芯
5月3日,山西晉城第二人民醫院里,剛剛引進的武漢首套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內鏡精靈”已投入使用。這個由武漢楚精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醫療產品已在全國500余家醫療機構臨床使用。
楚精靈這一武漢本土企業,正通過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獲得源源不斷的算力支持。
2020年9月,武漢成功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不到三年,武漢已基本完成人工智能領域全產業鏈布局,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引領武漢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僅東湖高新區就集聚120余家人工智能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占全市82%。
■ 三年內建成雙算力中心
普惠算力已輻射全國
這些天,在東湖科學城核心區武漢超算中心二樓、三樓機房內,工程師們正在巡控服務器機房,并進行調試。武漢超算中心是武漢第二個超級算力公共平臺,去年11月建成投運以來成績亮眼,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與約30家用戶達成合作,為全國區域內主體提供算力支持,廣泛涉及流體力學、遙感測繪、圖計算、生命科學、氣象氣候等多個研究領域。
“算力就是人工智能的生產力,算力強,才有可能孵化出更多人工智能創新型應用。”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教授伍冬睿解釋,算力對于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來說是一種核心基建力量,而公共的算力服務平臺能夠有效疏通人工智能研發的堵點,用更短的時間、更小的力撬動更大價值的產出。
超算中心不遠處,是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2021年5月一期投入運行,成為科技部批復的18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中首批投入運營的項目,同時也是全國首個面向產業的多樣性算力公共服務平臺。算力發展步伐不停,該中心在去年又完成二期擴容,刷新算力實力,算力達200P,相當于10萬臺高性能電腦同時高速運行。本地120多家重點人工智能企業“近水樓臺先得月”,武漢長江計算、武漢楚精靈、極目智能、斗魚網絡等一批優勢企業在這里獲取了普惠算力優勢。
就在3月,岱家山孵化器與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簽約,中心將為該孵化器孵化的智能傳感器企業提供算力、算法以及硬件的支持。眼下,專注感影像處理與量測技術的小巨人武漢漢達瑞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在利用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算力降本增效,對企業自研的智能快速特征提取軟件進行迭代升級。
“我們服務的省份很多,一個省就有千萬級別的樣本,每個月都要進行迭代訓練,自行搭建算力平臺費用貴不說,還有可能讓算力閑置。”漢達瑞副總裁饒友琢介紹,算力給公司孕育了更多的可能。
作為全國少有布局“雙算力”中心的城市之一,武漢算力正成為像水和電一樣的公共資源,為企業、孵化器、高校研發借力引智。
■ 人工智能全鏈條不斷完善
一批龍頭企業紛至沓來
今年伊始,光谷產業迎來智能網聯新伙伴,人工智能產業版圖實現新布局。1月11日,百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戰略合作項目、集度武漢總部項目雙雙落戶光谷,“光芯屏端網”和“汽車及零部件”兩大萬億產業集群集結,光谷向打造全球領先的無人駕駛示范區進軍。
在全國把人工智能作為高質量發展重要抓手的當下,武漢搶抓機遇,迅速完成人工智能全鏈條產業布局。2022年,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商湯科技在青山落戶,無獨有偶,小米、華為、字節跳動等一大批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或研發基地。
打造人工智能創新高地,武漢集中力量在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北斗等16個重點領域發力,多領域碩果累累。
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國家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全國首個智慧教育示范區、加快打造全國首個北斗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示范區……人工智能領域“首位”效應在武漢已全面鋪開。
在武漢未來科技城的北斗大廈內,集聚一批北斗導航相關企業一季度訂單量超過產量。交通、農業等多個場景都用上了漢產高精度北斗系統。“數字衛兵”北斗定位系統設備嵌入了“武漢通乘車碼”,乘客輕輕一刷,付費和實施軌跡追蹤實時完成。武漢依迅北斗時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型北斗導航還成為農耕拖拉機的“智慧大腦”,可自動行進,精準執行農事作業,實現耕、種、管、收、儲全環節“無人化”作業。
武漢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后,《試驗區建設工作要點》《武漢市“965”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先后發布,并同步設立由5名院士領銜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為全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提供咨詢評估和智力支持,全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穩鏈、補鏈、強鏈、延鏈”。
“人工智能的前景廣闊,武漢科教資源豐富,產業鏈不斷優化升級,武漢有優勢成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領頭雁。”伍冬睿表示。
■ 看中武漢發展前景
AI人才留漢比例大幅提高
“這么多家人工智能頭部企業都來武漢了,瞅準機會在武漢發展準沒錯。”在進行了大量的工作崗位篩選后,華科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2023屆博士畢業生張穩選擇進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武漢研究所工作,進行智能光纖傳感的研發。
在張穩看來,第一份工作的含金量和發展前景十分重要。以往,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同學畢業后大多前往北京、上海、深圳,這幾年,更多同學選擇留在武漢就業。張穩所在實驗室相熟的5位同學中,就有4人選擇了武漢,有人去了智慧醫療領域,在武漢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智慧醫療設備和產品,有人去了研究所進行專項研發,留漢工作的比例相較于前些年大幅提高了。
“人才的聚集反映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態勢,產業的優化布局、人才的激勵政策等多個因素都會成為高端人才選擇發展區位的重要衡量指標。”長期關注人力資源和人才發展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韓翼發現,隨著武漢各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人才回流武漢、首選武漢成為青年人才就業的新趨勢。
武漢正在重點實施的武漢英才計劃和吸引集聚博士后人才等政策,繼續支持來自海內外的戰略科技人才、產業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和行業領域名家名師名匠。一經認定,分別給予相關人才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6萬元資助資金;對武漢市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科創平臺建設有重要引領帶動作用的頂尖人才(團隊),可采取“一事一議”方式提供綜合支持。
韓翼介紹,在全國眾多城市中,武漢面向全球引才的政策有十足的吸引力,從人才個體到城市發展共同體再到人才生態,出臺的配套政策“不拘一格”,人工智能是熱領域、新領域,人才的選擇,折射出武漢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強勁發展潛力。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2022年武漢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評估報告》顯示,2022年武漢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30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500億元產值規模。
【編輯:裴春梅】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