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開年AI智算業務訂單大幅增長 2024智能算力行業發展現狀
時間:2024-01-05 10:37:00 閱讀:960 整理:武漢市場調查公司
當數據成為新生產要素、AI成為新生產工具,湖北省企業“算力”需求激增。進入2024年,中國移動湖北公司AI智算業務訂單迎來大幅增長,100余家企業上門預訂智算服務,涉及自動駕駛、智能制造、藥物研發、氣象預測、工程設計、語言處理等業態,“算力”賦能千行百業時代正加速到來。
2024年1月8日,在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中國移動智算中心(武漢)開放運營。這是中國移動在全國首個落地運營的區域中心節點,立足武漢、輻射湘鄂贛三省,已建成1500PFLOPS(1PFLOPS=每秒1千萬億次浮點運算)服務能力。到今年底,該中心將擴容至6800PFLOPS,成為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智算中心。
算力是計算機設備或計算/數據中心處理信息的能力,是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配合共同執行某種計算需求的能力。算力的英文名是computility。其中的compu-是計算的詞根,表達“算”的含義,-utility是效用、實用的意思。computility用來表達計算的能力,即算力。
能力是需要度量的,對一臺計算設備能力的度量和其處理信息的類型有關。比如,在高性能計算中用每秒雙精度浮點計算來度量其算力;在人工智能場景中用單精度、半精度或整數來度量其算力;在比特幣中用挖礦機每秒鐘能做多少次哈希(hash)碰撞來度量其算力,挖礦算力即計算哈希函數輸出的速度;在高通量場景中,度量算力的標準是每秒處理的字節數。根據國家數據資源調查報告數據,2021年全球數據總產量67ZB,近三年平均增速超過26%。
智能算力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規模分析
隨著數字技術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由虛擬經向實體經濟延伸,以云為基礎、網為核心的算力網絡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正成為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元宇宙等新技術新應用的承載基礎。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國數據總產量逐年上漲,2021年中國數據總產量為6.6ZB,截止至2022年上半年,中國數據總產量為4.13ZB。
根據《2021-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一個國家的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5‰和1.8‰,當一個國家的算力指數達到40分、60分時,計算力對于GDP增長的推動力將增加1.5倍和3.0倍?!?022-2023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22年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68百億億次/秒(EFLOPS),超過通用算力規模。預計未來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52.3%。
《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顯示,中國以總分70分位列全球第二。布局算力賽道的企業主要包括瀾起科技、天孚通信、中興通訊等。截至2022年底,中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80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秒,存力總規模超過1000EB(1萬億GB)。國家樞紐節點間的網絡單向時延降低到20毫秒以內,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截至2023年6月,湖南省全省總算力提升到4000PF ,算力支撐從單項筑基升級為全面賦能。
中國工信部介紹,截至2023年,中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中國圍繞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算力產業快速發展。全國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760萬,算力總規模持續擴大。中國算力產業初具規模,計算類產品產量全球第一,高算力芯片迭代升級,算力應用廣泛深入到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領域。中國工信部將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推進算力高效協同聯動,加強研發投入,支持各領域產業合作,培育推廣一批應用場景。
2023年10月20日,2023世界VR產業大會算力新生態主題論壇在南昌紅谷灘舉行。會上發布了《江西省算力白皮書(2022年)》,白皮書顯示江西算力規模約為3600PFlops,全國占比約為2.57%,算力規模全國排名第12位。全省基礎算力規模占比約為78%,智能算力規模占比約為21%,超算算力占比約1%。2022年江西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 2678.7億元,同比增長16.8%,占GDP比重達 8.4%。
智能算力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發展數字經濟,算力是核心生產力,投資算力對于經濟增長有長期的倍增效應。隨著以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AR/VR等關鍵信息技術逐漸成熟,社會中大量智能化場景將得到實現。根據羅蘭貝格報告,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無人駕駛、智能辦公、智慧醫療等場景的有效落地,物聯網技術將推動智能消防、智慧工廠、智慧農場、智能家居等場景落地,區塊鏈技術將推動應用于數字證書、信息加密等場景落地,AR/VR技術則可推動智慧商場、游戲、智慧課堂等場景落地。
這些場景未來將在產業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助力各產業創新、增強產業數字化程度并增強市場活力,在政務領域幫助政府提升運行效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強居民生活幸福度,在民生領域推動社會民生保障、創造宜居空間、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共同推動社會向智能社會發展。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