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入選“2021科技創新百強市”
時間:2022-02-10 10:39:00 閱讀:2857 整理:長沙市場調查公司
紅網時刻長沙1月20日訊(記者 姚宇超)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日,賽迪顧問發布“2021科技創新省(市、區)總榜”。在此次發布的榜單中,長沙入選“2021科技創新百強市”,位居百強榜第15位。
長沙登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過去一年,長沙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速預計達13%;高新技術企業“量質雙升”,總數突破5200家,占全省47.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15%;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520億元,占全省47%……可喜的成績單背后,是長沙爭當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的領頭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決心、信心和恒心。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過去一年,長沙從加速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等多方面發力,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斷開創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
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是創新發展的強勁引擎。一年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臺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在長沙加速布局。長沙獲批省級創新平臺74家;組建特種工程裝備、干細胞工研院,市新型研發機構總數達10家;組建市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57家。
長沙積極承接國家功能和擔負戰略使命,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培育,“三區兩山兩中心”建設加速推進,成效凸顯;引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標志性創新平臺,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大、港科大、港城大等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科技創新,企業是主體,更是主力。長沙以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為主線的科技型企業梯隊工作為抓手,大力扶持本地科技型企業加快成長,培育更多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高新技術企業后備梯隊,采用資金支持、融資融貸等舉措,支持企業“升高”。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5200家,占到全省的“半壁江山”。
抓住科技創新,必須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2021年,長沙率先全省“揭榜掛帥”實施市重大科技項目,征集核心技術攻關需求43個,立項10項,三年滾動支持資金8000萬元,智能手術機器人、挖掘機分布式智能液壓閥控系統等17項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一年來,重大技術攻關項目進展順利,在長8個省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完成研發投入4.4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5.18%;實現量子點激光器、8英寸集成電路成套裝備等關鍵技術突破37項;實現了智能化電液一體多路閥、北斗三號導航芯片等關鍵技術突破105項。
科技成果轉化是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關鍵。這一年,長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力度前所未有,收獲也接踵而至:新增2個技術合同登記點,四省會科技資源共享平臺一期完成驗收,二期啟動建設;認定市級技術交易服務機構22家,新增技術經紀人767名;推進長株潭科技創新一體化,簽訂三市科技合作框架協議,組建長株潭智能電力、軌道交通、風力發電3個產業技術聯盟;繼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大和湖南工商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后,長沙持續深入開展市校合作,與11所高校組建市校創新發展聯盟,隨后還擴展到長株潭三市和15所高校。2021年,長沙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達33%,增長5個百分點。
創新生態猶如陽光雨露,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戰略支撐。在政策上,長沙出臺《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長沙市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2021年工作實施方案》《長沙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等近十個重磅文件,構建了覆蓋成果轉化、企業創新、平臺建設、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等“雨林式”全覆蓋政策體系;在資金上,長沙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通過引導社會各類資本重點投向早中期科技型企業,母基金初期規模3億元……有了這些“養分”,長沙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不斷深度融合,挺進科技創新高地、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步伐愈加鏗鏘有力。
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長沙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塨表示,接下來,全市科技戰線將從布局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構筑計算與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結合、建立全域創新體系新模式等五方面重點發力,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為深入實施強省會戰略、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長沙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