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復行業調研 土壤修復行業發展現狀
時間:2022-11-30 10:49:11 閱讀:2032 整理:成都市場調查公司
土壤修復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的技術措施。在土壤修復行業,已有的土壤修復技術達到一百多種,常用技術也有十多種,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方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均制定并開展了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計劃,因此也形成了一個新興的土壤修復行業。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采及其冶煉排放、長期對土壤進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為活動引起的大氣沉降、化肥和農藥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土壤污染嚴重。2006年7月,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及污染防治專項工作視頻會議中表示,全國土壤污染的總體形勢相當嚴峻。據不完全調查,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占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10以上,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嚴重的土壤污染造成巨大危害。據估算,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
對于國內土壤污染的具體情況,并沒有明確的官方數據。分析認為,我國的土壤污染尤其是土壤重金屬污染有進一步加重的趨勢,不管是從污染程度還是從污染范圍來看均是如此。據此估計,我國已有六分之一的農地受到重金屬污染,而我國作為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國家,土壤中的污染對人的健康影響非常大,土壤污染問題也已逐步受到重視。
回望“十三五”,在外部風險與挑戰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依舊穩健前行。從2016年到2019年,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6.7%,高于世界經濟平均水平3.9個百分點,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30%左右,持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十四五”規劃時處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具有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從外部環境看,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在這個變局中,世界經濟中心正逐步向亞太轉移,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國家正以和平方式推動國際秩序的調整和全球治理體系的改善,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這為中國抓住時代蘊含的機遇創造了外部條件,是近代以來中國最好的發展時期。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勝利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的大臺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發展條件深刻變化,進一步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2021年全國開展公開招投標的土壤治理修復項目共計3626個,項目總金額約為156.6億元,覆蓋全國除港澳臺以外的31個省(區、市)。近幾年,土壤環境修復項目數量逐年增加,2021年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公開投標項目數量為3626個;項目金額156.6億元。面對土壤污染的嚴峻局面,國家立法速度明顯加快。環保部除了在新《環境保護法》中增加了土壤修復的內容外,又公布了新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征求意見稿)》,《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的制定實施也被提上日程。土壤大范圍污染超標加上國家立法的推動,業內預計將催生萬億級土壤修復市場。然而多位專家卻表示,蛋糕雖大但不能盲目樂觀,受制于技術、資金、商業模式等多重壁壘,土壤修復產業想在短時間內做大并不現實。
目前城市工業污染場地修復項目依然是行業集中關注的方向,2013-2020年間國內工業污染場地項目金額呈現逐年上升態勢,2020年地方項目金額達到265億元。從短期來看,土壤修復市場仍將呈現龍頭企業全國布局大項目、地方企業合作完成中小項目的局面。2021年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咨詢服務項目主要以土壤和地下水的調查評估為主,項目數量占77.9%,項目金額占76.6%。
土壤修復行業修復技術迭代發展趨緩。十三五期間,修復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發展迅速,土壤熱修復、固化/穩定化、原位化學/氧化、土壤淋洗、多相抽提等工藝紛紛得到了驗證和推廣。2021年期間,上述技術仍是國內土壤修復市場的主流,隨著項目實施的增多,各種技術運行管理更加精細和成熟。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